中文| English
唐十三铠之明光铠
2014-09-18

唐十三铠之明光铠

明光铠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本件作品严格遵循相关史籍和考古资料按照11精确复原。总重35公斤,高1.85米。

   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祐传》中如下的话:祐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我想,明光铠因为反光强烈,在战场上是很醒目的,因此在它还不普及时,能够给敌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

 

头盔

  头盔是整套盔甲的重心,部件镀24K金,黑金相间,富丽堂皇,气势磅礴。额头饰有结聚天地精气,人神相通的绿色美玉;左右和后面缀方型圆头扎甲;内用黑色牛皮打底,红色麂皮绒衬里。两侧有皮质护颊。

  牡丹是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唐代常被称为盛世牡丹。峰仕巧妙地将这一美好喻意置放在铆钉上,遍布整套甲体。头盔顶部饰有象征佛国的圣花-金色莲花,暗示出唐代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完美融合,示意吉祥与佛陀护佑的平安。

 

护肩威严庄重

  吞肩是唐代铠甲的特点之一,起到防御和震慑作用。兽头以麒麟为原形创作雕刻成型,造型凶恶,怒目圆睁。镀金之后更显其霸气,使整个盔甲拥有正气之色。吞口下缀方型圆头甲片护住臂部。衬牛皮,铆接。

 

身甲最耀眼的光芒

传统的前后挂甲具有时代性,具备代表当时铠甲的先驱意义。全身2800余片镀金甲片,以铁环编缀连接,其强度可谓甲之王者。前后甲身用黄牛考皮铆接,内衬红色麂皮绒。前身甲缀有以麒麟为原形的金腹兽,用以护住腹部和卡扣腰带

 

胸甲板、背甲板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明光铠的独特,在于其胸甲上厚厚的胸镜,胸前和背后的大圆镜经过打磨镀金形成独有的造型,在阳光下耀眼非常。更显将之豪气,军之霸气,谓之甲之光。

 

护臂

  手臂防护,铜制镀金,内部与牛皮铆接,与护手上都配有吉祥图腾连珠团花。以牡丹纹铆钉铆接。

 

胫甲

  胫甲用以护住腿部,铜制镀金,内部与牛皮铆接,配饰的连珠团花中镶嵌绿玉石,突显高贵典雅之正气。

 

鹘尾

  宽大的水牛皮以卷草花纹作边,中间装饰连珠团花,镶绿玉石。上有腹兽下颚,与身甲以挂钩相连。两边配以连珠小团花。

 

跨带(腰带)地位和权利的象征

  跨带分前后两条,配有七方六圆共计十三个金跨以示天圆地方。且为朝廷最高品级。跨上雕花刻有唐卷草团花纹,中镶美玉。方跨下有蹀躞带用以系挂物品。金诧尾左右扣接。属双诧尾跨带。

 

 

徽记军队的标记。

  用来区分和识别军队的记号。挂于咽喉处。饰宝相图腾,内配绿色美玉,华美绚丽,蕴藏着含蓄神秘的灵气。渗透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军之正气的象征。

 
Copyright(C)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40393号-1
中国铠甲道具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