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胄史概观:史前 2016-01-1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古代甲胄资料的大量考古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廓清了中国甲胄史的总体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一是史前的甲胄起源阶段;二是夏商至秦代,这是以皮甲为主导的阶段;三是汉代至宋元,这是以铁甲为主导的阶段;四是明清时期,伴随着火器的发展,甲胄趋向轻型化。中国古代甲胄的特色,就体现于其独特的发展过程之中。
第一阶段:史前
甲胄起源于史前。先民开始制造甲胄,可能受到动物“孚甲以自御”的启发。原始的甲胄,都以皮革、藤木等非金属材料制作,很难保存下来,但从民族学资料中能找到许多佐证。远古甲的发生发展,必然与早期衣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衣服的发明过程看,先民最初只是将整片兽皮披在身上,或用绳条将之缠裹于身上,进而才学会在皮上开领孔,形成最早的套头式上衣。再往后,才将上衣的前部制成开襟状。甲是特殊的衣服,其成形直接受衣服发展的影响,只有当人们懂得将衣服制成套头式或开襟式以后,才能够将甲也制成相应的形状。远古的胄,则可能与早期武士的头饰,以及武舞面具,存在某种联系。
上文出自《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由
中国铠甲编辑整理。
本文有
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