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beRandom

  • block

  • cubeStop

中国甲胄史概观:汉代至宋元 2016-01-27

  (1)这个阶段,铁甲居干主导地位。
 
  汉朝建立后,由于冶铁业的大发展和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铁兵器迅速取代了铜兵器,铁制甲也迅速发展起来.到武帝时期,军队已经大最装备铁甲。夏商以来主要使用皮甲的状况,特别是东周时期盛用皮革而罕用金属制甲的传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铁甲取代了皮甲,成为军队的主要护体装备和甲胄发展的重点。所以东汉的孔融说:“古圣作犀兕革铠,今盆领铁铠,绝古甚远。”
 
  目前考古发现了许多汉代铁甲的实物,分布遍及南北一各地。不过皮甲并未像青铜兵器那样趋于消亡,而只是丧失了过去的“独霸’地位,下降为军队装备中的一个次要角色。这在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中出土的简牍资料上得到了反映。这些年代不早于武帝时期的简牍中有大量兵器档案性质的文书,其上既记有“铁铠”、也记有“革甲’,但前者远多于后者。特别是1972年至1974年间新发现的居延汉简中,有一枚简记载:“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三。"其中铁甲是皮甲的4倍有余。由此可见,武帝以后,军队装备中铁甲和皮甲兼行并用,但已以铁甲为主,皮甲为辅。中国中古时期铠甲的基本格局由此确立。
 
  (2)铁甲甲片的小型化。
 
  中国早期铁甲继承了东周皮甲札、旅相续的基本形式,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甲片越来越小型化,至汉代甚而出现了极其精细的鱼鳞甲。如:满城汉墓出土的铁铠,用甲片2859片;淄博齐王墓出土的金银片饰铁铠,用甲片2244片,西安北郊汉墓出土的铁甲胄,用甲片2857片(含胄片352片)。这些铁甲的年代为汉初至武帝时期,其防护部位都是上身加上臂,与秦代鱼鳞甲相当,但甲片更加细小(一般长3厘米、宽2厘米左右),组合更加细密,制工更加繁复。
 
  中国甲胄甲片的小型化.始于皮甲,铁甲继承了皮甲的成果,并将之推向极致。战国秦汉时期的铠甲,无论皮甲还是铁甲,长度一般以80厘米左右为限,穿着时基本上都只及于臀腹。而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皮札甲,只有181片甲片。秦代的鱼鳞甲,有800来片甲片。汉代的精细铁鱼鳞甲,有二三千片甲片。甲片小型化,作用有二:一是减小单个甲片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增强甲肖的抗打击力。二是使铠甲相对柔软化,更利于人体活动。精细铁鱼鳞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甲胃胄片的小型化有了飞跃性的进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上文出自《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由中国铠甲编辑整理。


  本文有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