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结构的新发展四 总结 2016-03-07
甲胄是古代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备,历朝历代都由国家控制生产,备受重视。隋代在少府设甲铠署,唐代在军器监设甲坊署,专司甲胄制造。宋时,太祖赵匡胤在京师设南、北作坊(神宗时改为东、西作坊),主造军器,包括甲胄,并亲自校阅,“戎具精劲,近古未有”。

北宋前期成书的《武经总要》,著录了五套甲胄的图像,可以视为对魏晋以来中国甲胄发展的一个总结:
①这些甲胄的质料有铁、皮、纸三类。铁、皮是实战用甲,以铁为主,以皮为辅。《宋史·兵志》记述武器装备,关于甲胄也主要记述了铁甲的情况。纸甲应是仪仗所用。另据其他文献记载,当时还制作少足的铜甲。
②五套甲胄中,除一件锁子甲,其他都是用众多甲片编连而成(一些胄的顶部壳体应为铆合而成),甲片组合极其细密。据《宋史·兵志》记载,一套铁甲胄,所用“甲叶”(即甲片)多达1800余片,少者也有1100多片.“皮线穿举”,即用皮条穿贯编连。
③五套甲胄的结构部位包括:头鍪(即兜鍪)和顿项;身甲,含胸甲、背甲、膝裙和鹃尾:披膊。《宋史·兵志》记述甲胄,按披膊、身甲《含胸甲和背甲)、膝裙和鹃尾、兜鍪分别统计甲片数最,部位名称与《武经总要》稍有出入,所反映的结构则完全相同。
本文有
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