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与中原甲胄传统 2016-03-09
蒙元崛起干北方草原,其军队以游牧骑兵为主,所用甲胄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在13世纪初,蒙古族还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地不产铁,缺少铁兵器,矢用骨镞,甲胄也主要是皮质的。后来向金和西夏买铁。开始自己制造铁兵器,又随着征服地域的扩大,铁料渐多,铁兵器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地用铁甲片来加强皮甲。因此,荣古军较多使用皮甲和铁,皮复合甲,是一大特点。《多桑蒙古史》记:“荣古军全为战骑,每人有革制甲一、兜一、携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及仅需草原之草为食之马数匹”;“用兵之前.必须检阅其队伍,审视士兵之兵械。每人除弓、矢、斧外,必须携一鑢.少月以砺弩……兵械最备者,头截皮兜,身衣皮甲,甲上复铁片”。另外,古代欧亚草原地带一直存在频繁的东、西交流,蒙古军的大举西征,进一步密切了东,西方关系,受此影响,蒙古军也较多使用来自西方的锁子甲。
但在蒙古军征服汉地,特别是忽必烈建立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完全继承了原先中原王朝的兵器制造业,也承袭了中原地区的兵器制造技术。因此,元朝军队的甲胄,主流上逐渐与中原的传统趋向一致,铁甲胄的普及以及对中原铁甲胄结构、形式的承袭,是其突出的体现。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征集收藏了一套内蒙占锡林郭勒盟元上都遗址附近出上的元代铁甲胄,胄体铆合而成,甲以众多长约I0厘米、宽约2.5厘米的铁甲片编连而成,完全是中原甲胄的传统形式。
自北宋以来,辽、西夏、金等北方民族政权,其军队甲内的发展,也大体上呈现出与蒙元军队甲胄发展相类似的轨迹。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西藏阿里古格故城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许多年代相当于宋元明时期的铁甲实物,有人甲也有马铠,均是以众多甲片编连而成,也体现了中原甲胄传统的强烈影响。
本文有
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