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博物馆所藏江苏省南京出土的东晋持盾武士俑所戴帻冠复原。从该佣上可以看出屋山帻在魏晋时期有了一些变化,与汉代时期相比帻冠的尾部稍稍跷起,这个形象与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平巾帻很相似,所以魏晋时期的屋山帻很可能是后世平巾帻的原始形制。
图中的帕冠上的系带是笔者假想添加上去的,武士俑上并没有这种系带。帻冠应该是使用质地较为坚硬的皮或帛制成,这祥才能使帻冠保持形状。
根据武汉黄陂滠口晋墓出上持盾武士俑复原。《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傅子》:“汉末魏太祖(曹操)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牟,裁帛以为帢,合首简易随时之义。
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这段记载清楚的说明了帻的来历,帻是由三国时期曹操制定的-种尖顶帽子,与西周二的韦弁外形相近,形似合手,与韦弁不同的是这种帽子是用帛缝制,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所戴者的身份,帢初期只用于军队中,而并不是百姓服饰。在后世帢逐渐演变成为葬礼所戴的丧服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