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屋山帻和筩袖铠二 2015-01-23
根据陕西省西安出土东晋陶俑和辽宁省朝阳市出土铁盆领绘制,该筩袖铠与汉代四的河北省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筩袖铠形制很相似,其钎(披膊)都是四周封口的甲袖形制,在刘永华先生的著作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军戎服饰》中提到此甲的穿戴时是套头穿入的,但2007年笔者亲自访问刘永华先生提到此甲时,刘先生指出该甲应该是前开襟而穿的,因为套头穿入经过实验证明是不可行的,所以应该是与汉代的筩袖铠相同,是前开襟穿入,且有盆领。这种甲据《南史,殷孝祖传)说“二十五石弩射之不入”,曹操麾下文臣陈琳在《武库斌》描绘该甲“铠则东胡阕巩,百炼精刚”,所谓“百炼钢”是东汉末年发明的反复折叠锻打的锻造技术,这种技术至今在中国部分农村地区仍在使用。
根据辽宁省朝阳市袁台子东晋墓出土银制活舌带扣改编。皮带上装饰有銙,皮带带尾很长,穿时带扣置于身体的一侧,而不是像今天的穿袂将带口置于腹下中央。由于魏晋时期马具的发展,出现了活舌带扣,很快这种更方便的活舌带扣取代了两干多年来使用的带勾和死舌带扣,并且广泛流传社会各方面。
根据陕西省西安出土东晋陶俑绘制.腿裙就是汉代的脾裤,相比之下魏晋的腿裙要更长更大一些,骑在马上完全可以遮盖住腿部。其编缀方式同筩袖铠的垂缘部分一致。图中所绘腿栩的形制根据日本的佩循的穿法假设而米。
本文有
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