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铁胄和明光铠二 2015-02-09
南北朝后期开始使用束甲绊来系束明光甲,这样可以使甲更贴身,更方便人体的活动。束甲绊多用绢帛、皮带和丝绳制成,束甲时将束甲绊套十领回,在领口打结后纵垂下来,在腹前打结,然后分开两端围裹到后腰处系束,这种方式也同明光甲一样一直流传到唐末时期。
根据洛阳北魏元邵墓出土武士涌绘,南北朝时期的武士俑很多都批戴这种批风,其形制是-件大衣。有领有袖,但穿时手臂并不套入袖中,而是悬在两侧。只有领口在额下系束。
根据河北省磁县湾漳北朝墓出土持盾武士佣绘制。"明光"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人们发现防止铁甲片生锈除了漆,还可以水磨,因此水磨后的甲片极光,颇似镜了,在战场上穿明光恺,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图中所绘明光甲只是在两当甲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属于比较简陋的一种明光甲。垂缘(甲裙)与胸背甲连接为一体在腰部右侧系束。垂缘上甲片编缀方式与魏晋时期差不多。
本文有
中国铠甲www.madefuns.com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